查看原文
其他

普通人和企业如何拥抱ChatGPT带来的巨变

崔哥看世界 崔博效率手册 2023-04-25

这是我关于ChatGPT的第三篇文章:

1、三分钟读懂新一代人工智能——ChatGPT

2、从ChatGPT的成功看中美创新模式的差异


昨天这篇文章阅读量较高,昨晚的一个聚餐前,大家也让我先给大家讲讲ChatGPT的来龙去脉。在此过程中,我一直在持续思考它对于普通人和产业的意义:


1、按照微软总裁纳德拉的说法,ChatGPT的出现,是“知识工作者的工业革命”。但是,目前的ChatGPT(或者谷歌Bard等GPT-like产品)在距离微软所提倡的负责任AI(“Responsible AI”)水平尚有距离(说白了,“不能坐牢”),所以只能从事辅助性的工作,还难以说真正独当一面。


它适合取代的,是一些常规性的、需要一些基础创造力的工作内容(不过的确,可能80%以上的工作都是这种类型的,大部分日常工作并不需要太多创造力),例如准备文档、梳理思路等。


当然其实它最大的能力优势在于代码建议和优化,不过这方面除了开发人员以外普通人接触较少;


2、ChatGPT的核心特点,是充当了专业资料(如教学材料、合同、技术文献)和普通人之间的桥梁作用,类似于把若干个知识点,用交互式“语言”的形式提供(“讲解”)给受众,甚至手把手指导写作。


过去,这个工作是由教师、律师等完成的。这是这次AI创新之所以触及到上亿普通用户的关键。


因为大部分人不需要做图片、做视频,但是人人都要用到语言。LLM(大型语言模型)用语言(包括文字和书本等)作为人机交互的突破点,形成了病毒式传播的主要吸引力所在;


3、对于企业来说,需要设法学习、上手甚至开始集成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变化,这是一股必然的趋势。


从“赚钱”的角度来说,首先可以用它来改进、优化自己的一些内容创作工作流程。


其次有些具备开发能力的企业,可以考虑在此基础上开发“中间件”,服务于自己的客户和合作伙伴(这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“fine-tune”,目前OpenAI尚未开放这方面的API)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初创企业的重要方向。


更有实力的企业,当然可以考虑开发或者改造自己的LLM,打造GPT-like的产品,不过这显然并非短期可能完成。 LLM,类似于一个基础设施,某种意义上,要达到类似于ChatGPT的水平,不一定亚于光刻机的制造:说起来原理都知道,但是就是难以复制。


其实,现在已经有企业赚到了第一桶金,除了股市上的相关概念以外,更多是利用ChatGPT访问、注册上的难度来提供服务的“中间件”;


4、其实人类历史上面临过很多这样的“奇点”:从鲸脑油到电的发明,从手写到打字机的出现,从PC到互联网的传播。


机器无法取代人,因为它不能解决“动机”的问题。


人工智能也是一样,它是人一行行代码、一个个数据样本、一台台计算机计算出来的,它很聪明、渊博,但是它服务于人的意志。所以机器越强大,人性就越珍贵,真正的创造性就越稀缺。


这相当于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“加速器”,对人的教育、学习和竞争,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(提问题、设定关键词的prompt engineering已经成为一个行业)。


持续思考中,我会继续以文字和视频方式,输出这方面的实践和想法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